12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人工智能编辑部”发布系列创新产品,打造引领主流媒体“智慧+”变革的新引擎。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给全球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推动人类迈入以科技进步与产业革新为基础的智能社会。但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在创造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人类文明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模糊了虚拟与现实、数字和实体的界限,给人类社会的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公共治理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份,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累计44万余件,成为这一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百度、腾讯、浪潮、华为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前茅。
近日,甘肃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印发通知称,中选甘肃药品和部分联盟中选药品承诺执行联盟中选价的共61个品规,已导入甘肃省国家集中采购中选药品结算及监测系统。12月20日起,甘肃省正式执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也就在前一日,河南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透露,河南省将于12月31日前全面启动实施试点扩围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人民法院跨域立案改革情况,据最高法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天起,跨域立案服务已经在全国中基层人民法院全面实现。
公安部今天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云剑”行动工作情况。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主持发布会,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刘忠义、副局长孙劲峰、河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总队长赵根元、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吕建平出席发布会,并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江西官方25日正式对外发布《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通知称,撤销南昌市湾里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昌市新建区;设立南昌市红谷滩区。
年末稳就业重磅举措连发。中国政府网12月24日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等表述再度释放强化稳就业的政策信号。12月以来,围绕稳就业,国务院以及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频频发文发声,就2020年相关工作展开提早谋划和部署。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4日听取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显著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但目前仍然存在统筹协调不够、落实不到位、监管薄弱等问题。
12月25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铁集团”)25日通报称,自2019年12月30日零时起,将实行新列车运行图,管内增开旅客列车36对,客运运输能力将显著提升。
记者检索多家政府网站发现,不少政府网站上还存在大量泄露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发布在2017年之前,有的是今年12月刚刚发布的。数量之大,涉及面之多,令人惊叹。
12月25日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称,今年1月至10月,全国实现减税降费19688.94亿元(人民币,下同)。
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青春活力的科技创新之城,被称为中国硬科技之都。来到西安科研创业的外国、外籍专家,牢牢坚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期待着有一天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创造一个硬科技产业的春天。
在24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作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显著扩大。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中优先部署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截至 “十二五”末期投入中央财政经费逾23亿元。“十三五”期间投入中央财政资金7亿元,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两个重点研发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