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贡献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动能释放、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在诸多良好因素的带动下,合肥市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改善。市统计局近日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前11个月,全市2252户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全市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8.3%,较1~10月提升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2.7和1.0个百分点。
记者从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将于12月26日上午8:56开通运营。至此,合肥轨道交通线网运营从骨干线路向网络化升级,合肥市迈向轨道交通线网新时代。
随着“创新8号”海轮缓缓靠泊,标志着安徽港口江海联运中转业务正式开启。12月22日,满载13300吨铁矿石的“创新8号”海轮从宁波舟山港驶出,经过近两天时间的航行,于12月24日中午顺利抵达马鞍山中心港区。该船在马鞍山中心港区进行中转分拨后,将换装两条7000吨级内河船舶,运往重庆长寿港区,最终抵达重庆钢铁股份公司厂区。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医保中心获悉,从12月25日起,合肥市职工个人医保账户家庭成员间共济已可通过微信绑定实现,1名提供人同一时间可最多与7名直系亲属建立共济支付关系,限定父亲1人、母亲1人、配偶1人、子女4人。
记者12月24日从省医保局获悉,省属公立医疗机构部分常用药品及第二批抗癌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启动,就国家医保药品谈判目录之外的113种药品与药企进行省级谈判议价。
寒冬时节,在池州市贵池区三面环山的棠溪中心学校操场,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进行跑圈锻炼。棠溪镇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南部山区,区域内丘陵、小山林立,稍微有平整地块的区域都住着人家,农村教育资源分散,约11公里的狭长地带分布着包括棠溪中心小学10个教学点,最少的教学点只有1到2个学生,要安排1到2名老师,负责近18门课程的教学,教师资源不够优化,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近日,柘皋河省级湿地公园宣教体系工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28块标志标识牌建成并投入使用。
12月22日,为期三日的第四届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闭幕。在省总工会的组织下,安徽共有3家企业18个项目参展。
近日,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明办印发《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乡村春晚”活动的通知》,明年1月至2月底,全省各地具备条件的农村将开展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乡村春晚”,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丰富基层群众节日文化生活。
这是继淮南、马鞍山、黄山、亳州、蚌埠、宣城、宿州之后,近期第八名安徽地级市金融背景的副市长。
为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和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帮助贫困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扶困、扶志、扶精神有机结合,提振脱贫信心,提升扶贫攻坚实效性,绩溪县华阳镇灵活设置了“四员”公益性岗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淮海实业集团党委、淮海实业集团积极落实包保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经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花园村和李竹园村先后实现了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0.09%和0.33%;两个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快速增长,2019年花园村和李竹园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实现38.5万元和50.8万元。
今年以来,宿松县下仓镇深入开展“驻村”、“结亲”、“扶智”行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实效。
近日,凤阳县枣巷镇开展“中华儿慈会小爱也温暖爱心基金”学习礼包捐赠活动。该镇20个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领到了爱心礼包,礼包里有围棋、口琴、新华字典、彩笔、水杯等十余种物品,在寒冷的冬季里给孩子们送去了浓浓的暖意。
今年以来,宁国经开区不断深化开放合作,积极创建国际智能制造合作产业园,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