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残疾预防日。为进一步推动“精康融合行动”,为精神疾病康复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8月19日至22日,在江宁区残联的支持下,江宁区心理学会(江宁区精神残疾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开展“小江乐宁”第二届精神障碍预防与社区康复主题夏令营,共吸引精神障碍患友及家属近30人参与。
“去年儿子参加了首届夏令营,体验非常好,今年主动报名了第二届。”今年74岁的程步祥是患友家属,2011年,24岁的儿子程浩患病后,变得非常孤僻,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在本次夏令营上,儿子发言积极、主动与大家交流,看到儿子的变化,程步祥心里非常感激与欣慰。
让精神障碍患友生活有尊严、有质量、有希望,更好地融入社会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江宁区心理学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夏令营”的形式有利于将精神康复植入真实生活场景中,通过特别设置实地参观、文字讲解、手工实践等环节,提供认知、社交、躯体及情绪管理等训练,帮助精神障碍患友们在情境中理解和把握问题,保持与环境的有效互动,在实践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活动期间,营员们参观了金陵水乡·钱家渡、杨柳湖、朱氏祠堂、史量才历史文化展示馆、湖熟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地,体验了剪纸、绳结等手作,以及采摘、网鱼等具有意义的康复项目。“在夏令营的几天里,我们一起互动、学习、交流,很开心,明年还想参加。”57岁的患友彭金娣称赞道。
精神障碍群体在社会融入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障碍,不仅源于疾病本身,更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态度的深刻影响,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夏令营由江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江宁旅游康养产业集团、江宁公交集团、湖熟街道等10家部门单位和企业提供保障服务,通过多方合力,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关爱、帮助的社会氛围,助力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此外,作为江苏省唯一入选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的区县级地区,近年来,江宁区还坚持把残疾预防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实施《江宁区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建设全国残疾预防重点联系地区工作的实施方案》,合理布局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畅通治疗与康复转介渠道、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并在遗传咨询、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