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29家扬企“牵手”省产研院

扬州关注长三角2025-08-26 来源:扬州日报阅读:176439

在2025年雄安国际智能网联(多维融合感知)技术应用大赛中,扬州市法马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新一代城市路口智能检测设备及联网信号控制系统”项目获优秀奖,相关产品已在雄安新区主干道和支路交通建设中落地应用。

自2023年法马与省产研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以来,我市依托与省产研院共建的长三角国创中心(扬州)服务中心,又推动企业与上海电机学院李保江教授团队签订技术开发合同。“经过大半年的联合攻关,我们在基于AI的多模态感知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法马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企业智能信号灯故障综合检测识别准确率超过98%,路口行人态势监测准确率高于95%,识别响应时间控制在0.5秒以内。

作为我省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省产研院一方面对接前沿科研,另一方面衔接市场需求,专注于基础研究成果的二次开发与转移转化,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重要策源地。法马的实践正是这一机制在扬州落地见效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细分行业龙头企业与省产研院合作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借助其丰富的专业研究所和高校院所资源,开展发展战略研究、凝练技术需求、推动协同创新,助力企业精准对接全球创新资源,为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支撑。”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家企业与省产研院共建联合创新中心,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得以解决。

“在省产研院的协助下,我们成功嫁接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顶尖技术,攻克了‘水产膨化黏度控制’这一饲料行业的‘卡脖子’难题,成果已投入市场应用。”丰尚农牧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为加速联合创新中心建设,我市探索建立中心培育库机制,构建梯度化培育体系:2023年遴选首批培育库企业29家,2024年新增入库企业24家,为持续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联合省产研院、科技镇长团、科创助航特派团等多方专家深入企业一线,深挖技术需求、破解发展难题。

“目前已累计走访企业361家,挖掘技术需求222项,征集意向出资金额超10亿元;累计促成合作72项,其中2024年达成企业技术需求合作30项,签约金额2460万元。”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推动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项技术合同签约。

为进一步激励创新合作,我市对链接省产研院资源开展合作的项目予以奖补。数据显示,2024年共有11家企业的13个项目入选,获三级补助资金284万元。

近年来,在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与国内知名院所的合作,持续加大对重大科创平台、科技孵化器、创新飞地、技术转移中心的扶持力度,全力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我市将继续以长三角国创中心(扬州)服务中心为重要窗口,主动承接省产研院各类创新资源,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