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26日),在金华市区婺州古城酒坊巷历史文化街区,市婺州窑文旅生活馆开馆。婺州窑文旅生活馆由市城投集团文旅公司引进,位于酒坊巷71号,面积500多平方米。婺州窑文旅生活馆的负责人介绍说,里面分布着陈列室、体验室、展厅、大师工作室,展示我市婺州窑4代传承人500多件代表作品,体现当代婺州窑的工艺水准,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切磋的基地。
今天下午,合肥大剧院歌剧厅里丝竹回荡、曲韵流芳,2019年合肥市“戏曲进校园”优秀学生节目展演在这里趣味上演。
昨天(12月25日),“民族魂 中国梦”2019年桐乡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暨迎元旦文艺汇演综合专场在嘉兴桐乡耀华国际学校举行,同学们用民乐、歌舞、朗诵等精彩节目礼赞新时代,用新时代少年的风采迎接2020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经》中的句子。但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的新书发布会上,安徽大学藏简本《诗经》展现了许多让专家们既欣喜又困惑的研究成果:“窈”写作“要”,即“腰”字初文;“窕”写作“翟”,通“嬥”,组合在一起,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24日,记者从《金陵全书》出版十周年编纂工作总结会暨专家座谈会获悉,2009年12月启动编纂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金陵全书》已经出版了265册,完成了计划出版总册数的一半。
12月24日晚,“光舞河西·‘童’绘新城”河西新城首届少年儿童书法美术大赛举行。本次大赛自8月1日启动,截至11月22日,共公开征集到568幅书画参赛作品,历经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环节,最终表决评出优秀获奖作品。
“参与新实践、学习新本领、开展新创造、乐享新生活”,今年9月,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创新启动“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推动全岛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12月24日下午,“精彩创新 分享·创造”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成果分享会在建邺区文化馆举行。“四新居民”代表、社区书记、基层文化志愿团队从不同角度分享展示了“四新居民”培育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生活的充实,就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生活。唯有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这是12月23日无人机拍摄的濉溪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近期在濉溪县发现一处明清时期酿酒作坊遗址,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 该作坊遗址位于濉溪县城关镇北关的沱河路北侧,去年在工程施工时意外被发现。截至目前,在遗址内发现了比较完备的蒸馏酒酿酒设备系统。
个老字号承载着一段流金岁月,工农兵、冠生园、卫岗、南京肥皂厂……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里,藏着绵延的隽永记忆和百年烟火气。上周末,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商务厅等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江苏)老字号博览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近20个城市和地区近200家老字号企业参展。记者在现场发现,当创新与老手艺相遇,迸发出别样青春。
12月18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作家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文学成就座谈会暨“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2019年12月21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百苑艺校、小天鹅幼儿园在庐城联合举办“童心童趣迎盛世·共圆中国梦”文艺活动,20多个精彩节目,吸引500多名小朋友和学生家长的眼球。据悉,该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快乐成长,挖掘孩子们身上的美好品质,培养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良好品德,明白“少年强则国强”
日前,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文联、团省委联合主办的“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走进阜阳师范大学,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