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十五里园镇刘大雪村,今年9月,由当地供电公司投资15万元援建的3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正式投入使用。
12月23日,中国平安"三村百宝"中西部扶贫产品洽购会在西安举行。会上,中国平安与对口扶贫的15家农产品企业签署了采购意向协议,总签约金额近3600万元。
12月26日 就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性举措。近年来,广西梧州市万秀区以促进贫困人口就业、助力扶贫攻坚为目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招聘活动,为贫困群众提供用工信息,促进贫困人口就业。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自从聘上村里保洁员后,我们家每年又多了3000元收入。能够通过劳动过上好日子,又能为村屯环境整洁贡献一份力量,我打心眼里高兴啊。”12月25日,突泉县宝石镇宝乐村保洁员刘德玉说,借助京蒙帮扶机遇,让自己有了稳定的工作,对脱贫也有了底气。
根据党中央部署,2019年12月下旬至2020年1月中旬,15个中央巡视组将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的13个中西部省区市和13个中央单位全部开展“回头看”。
12月20日,繁峙县光裕堡乡大木瓜村第一书记李振朝吃过早饭就开始挨家挨户走访。他对记者说:“农村留守人口年龄偏大、技能单一,只有随时掌握脱贫户的动态信息,才能做到脱贫即出、返贫即入、应扶尽扶。”
着眼于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日前,保定启动实施脱贫攻坚“两衔接、三提升”工作,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贫困地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南和县东三召乡侯一村的香菇“扶贫大棚”,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统筹协调贫困户利用扶贫资金入股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扶贫大棚”,贫困户在领取“分红”的同时又可以在“扶贫大棚”打工,既拿股金,又挣薪金,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12月25日,记者从市财政局了解到,2019年,全市财政部门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全市用于扶贫的财政资金26.54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15.58亿元、县区统筹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7.43亿元、地方债务用于脱贫攻坚资金3.53亿元。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投向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就业扶贫等脱贫工程,有力保障全市5.35万人贫困人口脱贫的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来安县水口镇坚持以“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民生工程助力脱贫攻坚,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方法和精准扶贫的核心动力。
“减税降费帮了我们小企业科技研发大忙!”说起减税降费让红利、助力科技研发,安徽邓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衍夫不觉打开话匣子。
为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愿和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帮助贫困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扶困、扶志、扶精神有机结合,提振脱贫信心,提升扶贫攻坚实效性,绩溪县华阳镇灵活设置了“四员”公益性岗位
干净整洁的银杏大道、郁郁葱葱的茶园,还有初见雏形的特色民宿……冬日,万物萧索,然而行走在裕安区独山镇的抹茶小镇里,眼前却呈现出一派别样的田园风光。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淮海实业集团党委、淮海实业集团积极落实包保责任,创新工作思路,定点帮扶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经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花园村和李竹园村先后实现了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分别降至0.09%和0.33%;两个村的集体经济实现了从零的突破到快速增长,2019年花园村和李竹园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实现38.5万元和50.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