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成果分享会现场。杨娟摄
“四新居民”优秀文化志愿团队带来的黄梅戏表演。杨娟摄
“参与新实践、学习新本领、开展新创造、乐享新生活”,今年9月,南京市建邺区江心洲街道创新启动“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推动全岛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12月24日下午,“精彩创新 分享·创造”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成果分享会在建邺区文化馆举行。“四新居民”代表、社区书记、基层文化志愿团队从不同角度分享展示了“四新居民”培育工程的实践经验和成果。
10年前,江心洲还是一个以种葡萄和蔬菜为主的江中农业岛,2009年生态科技岛开工建设,江心洲1.6万名原住民面临着家园突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何全面提升居民群众的综合文明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融入和参与全岛建设发展是江心洲街道面临的新课题。江心洲街道宣传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周月江介绍,通过走访座谈调研,借智借力,聘请第三方专家开展顶层设计,江心洲街道实施了“四新居民”培育工程。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契机,广泛开展了一系列文明志愿和文化服务活动,惠及了洲岛广大群众。
江心洲街道首批“四新居民”标兵朱光银老人是一名退休党员。在街道和社区的号召下,他积极参与社区文明宣讲活动。“作为一名党员,我将坚持终身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为建设江心洲美好明天贡献绵薄之力。”
“我深刻感受到,放下锄头的拆迁农民已经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居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和自治能力明显提升了!”江心洲洲岛家园社区书记陈梅说,通过选树典型,示范带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争当“四新居民”的行列。同时,社区与街道整合资源,结合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兴趣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也让居民有了更多成就感和获得感,“基层治理工作更好开展了,我们与居民间的沟通也越来越和谐了。”
江苏省文明办创建管理处处长季明刚围绕“城市化、本土化、文艺化”三方面高度评价了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所作出的有益探索。他说,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在创意策划、活动设计、组织实施和实际成效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在培育过程中更加突出主线思维以及新思想、新理论的传播,不断加强文明宣讲,提升整体活动效果。
活动期间还穿插了由江心洲“四新居民”优秀文化志愿团队、“四新居民”标兵代表表演的本土节目。
江心洲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全面总结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洲岛居民的主体作用,努力把江心洲“四新居民”培育工程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建设的创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