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G智能生产车间里,吊挂系统和空中物流系统有条不紊地作业,窗帘生产实现了智能化,更为神奇的是,整个过程中窗帘做到了不落地。这是记者近日在位于绍兴越城区斗门街道的浙江红饰和家居有限公司看到的一幕。
作为一家传统的窗帘墙布生产企业,红饰和家居去年起投入1000多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成为全国首家吊挂系统及空中物流全贯通的窗帘企业。车间各类设备实现了联网,企业通过智能管理云平台,可对订单、原材料采购、生产等情况进行可视化管理。“窗帘墙布生产实现了不落地,大幅减少了污染及损坏,生产效率提升了一倍。”公司负责人吴三宝说。
作为全省唯一的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综合改革试点市,近年来,绍兴大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纺织、印染、化工、机械、厨具、袜业等传统产业先行先试。传统制造业焕发新活力,为绍兴积聚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超过130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走在了全省前列。
目前,绍兴正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计划,企业纷纷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获评省级“未来工厂”3家、智能工厂15家、数字化车间35个,这些企业成为绍兴智造的新样板。
作为全球电机行业龙头,卧龙电气驱动集团有限公司是绍兴首家入选省级“未来工厂”的企业。2020年,“卧龙”投巨资打造了一个无人化的电机“黑灯工厂”,只要点一点预设参数,生产线便能实现从物料调度到电机下线全流程连贯操作。这个“未来工厂”里,原来需要2天的制造周期被缩短至2小时,并实现24小时无人干预下的不间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0%,生产运营成本降低25%。”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绍兴西爱西尔数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冷媒灌注机,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高达40%。去年,这家仅60多人的公司创下了1.3亿元的销售额,今年有望达到2亿元。“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公司总经理王绪和说,目前企业从接单到生产、售后,所有的业务数据都实现了联网,“经过数字化改造后,彻底改变了生产和管理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传统制造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旨在向创新要动力,向数字要效益。”市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绍兴将聚力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智能工厂、数字工厂为主体的新智造群体,大力建设新智造产业集群,到2025年实现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为绍兴打造智造强市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