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湖州航道水域治理心中有“数”

湖州关注长三角2023-03-27 阅读:144705
近日,苏盐货83018船主沈国安在走出船舱时看到了长兴李湖线航道白鹭飞翔的美景。交通执法人员介绍,当地使用数字化监管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因航道治理难而导致水质污染难题,让白鹭重新找回了“家”的感觉。
  沈国安常年往返于长兴与苏州的航道间。他说:“以前航道上的味道很重。现在白鹭都来了,可见这里环境有多好。”航道水质的改善得益于当地航道的数字化监管平台,执法人员可以通过“数字海事”智控平台,和船舶进出港次数和污水上岸记录,实现对航道治理的数字化监管。
  不只是长兴。如今,数字化监管平台的使用使得湖州航道整体水质得到了改善,越来越多的航道上,都能见到白鹭的身影。
  环境关乎民生,绿水青山即是幸福所在。目前,全市各类航道监控平台已经实现实时监测航行和停靠船舶,让“零排放”成为可能。在另一处市港航管理中心北斗船舶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监控室内,监控人员每天通过屏幕上的各项数据,及时向船户发出提醒并帮助其选择最近的水上服务区,以尽快清理船上的污水。
  截至目前,湖州境内航道260个监控探头,和2700余艘湖州籍船舶安装的“北斗”智能终端,共同构建起了防污染治理专业化“天眼网”系统,实现全天候监控船舶生活污水的位置信息、储水情况、液位变化等信息,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并远程阻断偷排行为。
  市交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航道上行驶的货船除了成为风景,也可能成为污染河道的重要来源。除了线上监管,今年以来,全市交通执法部门紧盯船舶、码头,并联合市港航管理中心进企指导,对内河通航水域的过往运输船舶进行封舱、燃油等方面的专项检查。
  据统计,今年1月至3月,全市交通执法队员对辖区在航船舶实施1783余次登船检查,340余次安全检查,整改问题127个;湖州港生活垃圾接收上岸量60余吨,生活污水接收上岸量2400余吨,两项数据均列全省前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