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奋进力量 上海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打造伟大建党精神传播高地

上海关注长三角2023-04-10 来源:解放日报阅读:132872

“看到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更加坚定了我们新一代青年的理想信念。未来属于我们,加油!”如今在“小红书”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分享自己参观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心得。在许多上海人和外地游客心目中,这里已经成为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上海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保护传承利用好包括一大会址在内的宝贵红色资源作为无上光荣的使命,激励引领全市上下特别是青年一代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进新征程。“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实施两年来,上海持续强化红色资源凝心聚力、铸魂育人、推动发展的社会功能,“红色文化”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助力城市软实力建设,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

  守护红色阵地,传承红色精神

  每一处红色旧址、每一件红色档案,都承载着红色记忆,凝结着鲜活的红色价值。要建设好、守护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对红色资源的发掘保护。

  近年来,上海用心守护红色阵地,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了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首批《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中,相关部门已梳理出612处重点旧址、遗址、纪念设施类红色资源,以及236件(套)重要档案、文献、手稿、音像、实物类红色资源等。

  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一大纪念馆建成开馆,采用文物实物、图片图表、动态视频、油画雕塑、实景还原、多媒体声像等多种展示手段,展出各类展品1168件,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群众前来瞻仰参观。

  在保护修缮红色资源的同时,上海还积极传承红色精神,先后成立“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和“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推进红色资源基础研究。过去两年间,上海党史学界深入开展建党历史研究和党创建时期的思想理论、组织发展和制度形成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虹口区党史办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法,考证总结出上海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新起点、集结点和高潮地作用,为上海的红色资源发掘工作写下了新的一笔。

  2021年6月,全国首个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上海“红途”在“学习强国”和“随申办”上线。截至今年2月,平台已累计汇聚推出全市精品展陈、讲座课程、体验线路等优质学习资源5000余项,平台实名注册用户超579万,总点击量超4.1亿次,成为上海最具影响力和示范性的红色资源应用平台。

  把丰富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广大市民在一段段光辉历史中感悟着红色文化,也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感悟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我们跟着女校校务主任‘李达’先生和女校‘学姐’一起开启时空之门,穿越回到百年前的课堂。”去年的一个周末,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党员马星凝走进中共二大的平民女校旧址,参加了一堂沉浸式党课《起点——巾帼的觉醒》。

  2021年以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指导,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为核心阵地,上海打造“初心讲堂”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品牌,将红色场馆打造成为“主题教室”,让专家学者、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等成为“特聘教师”,截至目前已推出活动32讲,线上线下吸引党员群众600余万人次参与。“在‘初心之地’听党课、悟初心,更能让党的创新理论和伟大建党精神深入人心、打动人心。”听过讲堂的党员群众纷纷留言。

  在传承弘扬红色资源过程中,上海尤其注重教育传承,坚持铸魂育人,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一批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引领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从红色精神血脉中汲取力量,奋勇投身伟大新征程。

  “通过这一次活动,他的事迹都完完整整地刻在了我们的心中,记忆不被忘却,电波就永远都不会消逝。”在课堂上读完李白烈士的17封家书后,高二女生黄心怡写下了她的心得体会。在“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中共一大纪念馆百件革命文物进课堂”活动中,红色讲师们带着珍贵的革命文物走进校园。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张人亚的图章、抗美援朝战场上使用过的步枪、全国劳动模范杨怀远使用过的小扁担……百余件文物成为学生思想政治课的鲜活教具,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先辈的奋斗初心。

  如今,红色文化主题已经贯穿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乘上“百年党史路,奋斗新征程”红色巴士,浦江两岸重点红色文化地标尽收眼底;在网络云端,党史微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大思政课”广受好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主题团课已吸引全国4800万名青年参与;在高校课堂,青年们通过“开天辟地”“脱贫攻坚”等一批精品课程不断深化党史学习;在10类主题130余条红色文化研学实践线路上,中小学生徜徉于红色场馆之间,感受上海的红色血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红色理想,立志传承红色基因,更好担负起时代重任。

  打造伟大建党精神传播高地

  “对红色资源的传承弘扬,并没有停留在单纯的保护上,而是不断通过创新展示传播方式,激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教育可见可感,深入人心。”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上海正不断构筑传播矩阵,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高地。

  “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但通过电影,我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热血青春!”“历经种种变迁,先生对信仰的追求却从未改变,激励我们传承先辈精神,探寻信仰之光!”走出电影院,“00后”观众们这样感慨。3月24日,以《共产党宣言》中文翻译第一人陈望道为核心的电影《望道》上映,百年前一群有志者坚守真理与信仰的热血故事,打动了银幕前的观众。

  上海的每一段红色足迹,都凝结着革命先辈艰苦卓绝、荡气回肠的动人故事,值得深入挖掘、广泛传扬。近年来,上海围绕建党百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全面推进红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选题孵化和创作研发。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红色起点”文学系列作品、电影《1921》、电视剧《光荣与梦想》《功勋》《破晓东方》、交响曲《百年颂》、沪剧《一号机密》、话剧《英雄儿女》、芭蕾舞剧《宝塔山》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用艺术手法传递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出发,市民可以在“红色经典步道”上途经平民女校、八路军驻沪办、茂名北路毛泽东旧居、1920年毛泽东寓所旧址和刘长胜故居等一批红色景点,还可以扫描二维码获得相应景点的图片和语音介绍。近年来,上海努力凝聚动员全社会力量,不断推进红色旅游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红色文化交流平台和红色文创产销平台。

  此外,上海还努力推动长三角区域红色资源共享共用,开展党史研究和红色文献资料联动,会同苏浙皖打造了“上海一大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淮安周恩来故里—皖西大别山”等一批红色旅游长三角精品线路,实现资源整合。

  红色是上海这座城市永恒的底色。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继续充分用好丰富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精神血脉,激励引领广大党员和市民把使命勇担在肩、让初心薪火相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