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从市发改委获悉,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位居全省第一。4个结构性指标中,3个指标位居全省前二,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8.8%,居全省第一;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投资同比增长82.5%,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理念,紧紧抓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及早谋划、招大引强、靠前督帮,引进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实力不断壮大。
近日,浙江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第一条生产线首台设备进场安装,标志着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在近半年里完成从破土动工到厂房主体工程建设,从最初的黄土地到第一台设备进场,离不开各方共同努力。”项目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省重大产业项目,浙江义欣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资约122亿元,预计今年9月底试生产,10月底投产。
重点项目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抓手。自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市按照“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的思路,多轮次谋实今年重点项目“一本账”,其中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82个、年度计划投资1349亿元,预计带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50亿元以上。在项目招引方面,我市积极走出去、引进来,目前已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1个,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为加快项目落地,我市变“事后晾晒”为“前置亮灯”,5月对各地17个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亮灯预警”,投资进度低于目标任务80%的亮黄灯,低于目标任务60%的亮红灯,倒逼进度、倒逼责任、倒逼落实,营造全过程赛马比拼的浓厚氛围。目前,13个项目已完成亮灯销号,其余4个项目正加快推进。
为了不让难点拖住项目进度,我市筛选出需跨市域协调的标志性项目117个,由市四套班子领导牵头一对一联系,突破老大难、啃下硬骨头。同时,市府办督查室和市发改委变“下沉督办”为“督帮一体”,今年以来对5个县(市、区)开展10次实地专项督导,不仅查问题,还记录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等,形成具体清单交办各地各相关部门,对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全链高效推进项目。
在金义新区,京东智能制造及智能物流示范基地项目已完成9个单体仓库主体结构建设,正加快安装二层管道,进行内部装修。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入选省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规划建设现代化、全智能化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提到项目落地过程,相关负责人为政府部门点赞,“区发改局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全程提供项目审批服务,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今年3月我市印发《金华市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十条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理顺了项目谋划、前期攻坚、建设实施、考核评价全过程工作机制,对重点项目谋划建设进行闭环管理。据统计,今年1—5月,全市新建项目开工率68%,保持全省第三,提前2个月完成省定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