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科学谋划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优势产业,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全方位推进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花齐放。大力培育新主体,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创业创新型农业企业。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99家,位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国家级9家,位居全省第二位;家庭农场总数达12634个,其中省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68个;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示范社128个,其中国家级54个。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拓展农业新功能新业态,将自然风景、古村落与农业景观、农耕文化充分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2022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经营主体达2077个,年营业收入95.6亿元。全市七个县(市、区)均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中,宁国、绩溪、泾县为国家级示范县;绩溪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宁国千秋畲族村等12个村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称号;广德和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4个园区获评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广德市卢村乡笄山村等20个村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称号。全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1条,全国十佳休闲农庄1个。
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欣欣向荣。实施“电商宣城”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商互联对接,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城乡双向互动流通网络。全市累计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736个,覆盖全部行政村。2022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为80.89亿元,同比增长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