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大家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
“能办的都办,办不了的要克服困难努力去办。”
8月30日,第九期“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如约而至,句句承诺再次释放鲜明信号:为民营经济解惑解忧解压,温州全力以赴。
对民营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是中央到地方一以贯之的姿态——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明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围绕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31条举措;就在三天前,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的浙江出台《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5个方面32条措施,以政策集成创新赋能浙江民营经济新飞跃。
回眸温州的跃变之路,“温商”是其兴起过程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子。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为抓手,形成一系列面向全国全省复制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引领性改革举措。在新形势下,如何答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新答卷,让民营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温州给出的解法是:“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
先看问题梳理收集。通过“帮企云”“两万”行动、“96666”热线、进企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线上线下全方位收集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诉求。其中,企业既有来自传统支柱产业、也有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既有本土企业、也有外资企业;问题包括要素保障、研发创新、项目建设、市场开拓、融资投资、涉企服务、政策兑现等方面。
再看运行机制建设。从时间上来看,按照常态化、制度化的安排,每个月定期召开一次;从规格上来看,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轮流牵头召开;从形式上来看,市领导和县(市、区)、市直部门负责人,与企业家代表围坐一堂,面对面听取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
“和一些地方的政企早餐会相比,我们更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而不仅仅停留于问题收集层面。问题先由属地和相关部门化解,需要协调的会流转到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主持的‘两个健康’直通车,如果还是无法处理则进入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的‘两个健康’直通车,直至真解决、真落实。”市府办“两个健康”创建处负责人介绍道。
恳谈不是作秀,效果怎么样,企业最有发言权。
位于瓯海区新桥街道的新机电器有限公司,曾就高翔、梧田等工业园区的货运车辆限行规定提出建议,希望尽快优化调整非高峰时段允许货运车辆通行的措施。交办问题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进行实地勘察和科学论证,发布《关于优化部分货运通道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调整高翔工业区、梧田工业区、货运西站区域等货运通道交通管理措施,允许货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载货汽车除外)在每日非高峰时段通行。“这下,货物进出方便多了。”公司总经理水瑞隆说。
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我市还坚持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上升到“解决一类问题”。在听到丰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关于企业中级工随迁子女入学保障问题的诉求后,我市先后出台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保障措施25条、人才子女入学实施细则、入学便利化改革实施方案等刚性政策措施,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家长常住地100%入学。
如今,每个月在“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上不见不散,是温州和民营企业家心照不宣的约定。据统计,截至8月26日,市县两级共举办“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恳谈会93场,为企业交办化解问题482个、到期化解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