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世界级生态湖区、创新湖区’的目标愿景,全力以赴抓好太湖综合治理”,昨天(8月3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上,明确了太湖治理的“任务书”和“施工图”,充分彰显了苏州唱响“太湖美”、共绘高质量发展新画卷的决心和姿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太湖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殷切希望苏州“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为太湖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引。承载着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苏州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太湖治理上拿出了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一方面,围绕“起笔治水”加强系统治理,让太湖水生态环境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另一方面,围绕“落笔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绘就太湖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要以更大格局和更高站位,为践行“两山”理论创造新经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中当好排头兵,要始终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太湖治理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切实扛起“为太湖增添更多美丽色彩”的政治责任。把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太湖保护治理的重要论述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切实将太湖治理作为“国之大者”抓紧抓好,在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图景中,争当标杆示范,以太湖综合治理的新成效,努力为践行“两山”理论创造新经验、提供新范例。
绘就太湖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要以科学态度和更严标准,系统推进太湖生态保护。生态是太湖的核心功能,也是太湖美的衡量标准。守护母亲湖,要把“生态优先、保护第一”作为首要标准。要严格污染管控,强化源头治理,不断改善和提升入湖水质。要扎实推进“一山一策”“一湖一策”“一岛一策”,整体守护太湖山水资源。要注重本体保护与区域治理相结合、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更多运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科学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绘就太湖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要以绿色理念和湖区经济,打造城市未来创新发展新空间。湖区经济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苏州提出“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环太湖地区就是极其重要的创新空间。要主动探索“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的实践路径,向创新发展要动力、向绿色发展要潜力,把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高质量发展领先优势。持续加快太湖新城、太湖科学城等建设,系统优化全市创新空间布局,大力推动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瞄准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的方向,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优先向沿湖区域布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河湖美则生活美。
苏州下定决心写好太湖这篇文章,让“太湖美”绽放更璀璨光彩,还要深入挖掘太湖文化资源宝库,全面加强古镇古村保护,提升环太湖文旅吸引力,全面打响太湖文化品牌。全市上下要共同行动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共抓太湖保护,共绘发展新篇,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向党中央、省委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更加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