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金华关注长三角2023-09-26 来源:金华日报阅读:145321

连日来,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游人如织,参观考察者更是络绎不绝。“大家都来走一走总书记走过的路,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李祖村开服装店的创客鲍丽萍指着前方的小道说,这是李祖村最美的巷子。

9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此考察调研,对李祖村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他说,李祖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浙江“千万工程”显著成效的一个缩影,要再接再厉,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关怀厚爱,让全市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紧跟领路人、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调研金华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新征程上“三农”工作的总要求、总目标、总蓝图,以当表率、作示范、走在前的果敢担当,实干争先、奋发进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持续深化“千万工程”

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部署下,浙江省启动“千万工程”,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千万工程”从省域走向全国,并登上世界舞台,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何婕亲身见证“千万工程”给八婺乡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总书记到李祖村考察调研,是对我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也给我市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农村战线干部带来莫大的鼓舞。”她说,接下来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爱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力推进“千万工程”再出发再深化再提升,推动“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在金华落地见效。

“这次总书记到金华,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信心,也为下一步工作打开了思路。”金东区曹宅镇雅里村党支部书记宋小如说。2003年,“千万工程”在浙江全面铺开,雅里村成为金东区第一批“千万工程”环境整治村,破茧蝶变成水清、路平、灯明的文明村。这两年,雅里村不断探索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在结合红色文化推进历史建筑保护、打造“金田共享”特色项目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她表示,将主动对接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招引人才,让更专业的人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做好“千万工程”深化文章。

9月25日,说起习近平总书记到金华考察调研一事,浦江县大畈乡上河村党支部书记陈隆恩很激动:“热血澎湃,备受鼓舞”。近年来,上河村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整治村内水晶作坊和水晶企业,让村庄变得越来越美丽,先后获评省卫生先进村、省美丽宜居示范村,还作为浙江省“千万工程”代表之一登上了联合国领奖台,领取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如今,该村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我们将继续沿着总书记的指引,用好绿水青山这一关键资源,做好全村整体规划,借力优质资源,继续发展旅游产业,藏富于民、用富于民,擘画乡村振兴新篇章。”陈隆恩说。

“李祖村是浙江乡村蝶变的一个缩影。”义乌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周建平说,作为“千万工程”的牵头单位,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总书记亲切的关怀落到具体行动中,持续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村庄整治提升,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继续提升创客经济,助力乡村风貌提升和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梳理、改造、培育、提升一批村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在李祖村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富市集”上每个摊位的创业主体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体现了对发展特色产业的高度重视。“总书记的鼓励,让我觉得没有什么困难可以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李祖村的返乡青年方志向是90后,当过兵做过电商直播,今年5月选择回村创业,流转了75亩土地打造雾也农场。接下去,他将持续深耕“农场文章”,开展农耕教育、亲子研学、劳动拓展,以及通过直播销售农副产品等。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金东区赤松镇北山口村强村公司负责人邢燕表示。她说,“千万工程”让村庄实现蝶变,佛手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北山口有1700名村民,从事佛手产业的约占60%,佛手种植面积超1200亩。近两年,该村致力拉长佛手产业链,从种植延伸至深加工、文化创意、休闲观光等,产品销售周期延长到全年,种植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迈进。2022年,“村集体+种植户+电商”的运营模式让北山口村实现佛手产业产值超8000万元。“总书记对农业农村的关注,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邢燕说,下一步要成立佛手协会,研发新产品、做强深加工,打响品牌。

乡村振兴并非一套模具、一个样子,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有利于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永康市前仓镇大陈村用多年实践证明,乡村发展可以丰富多彩。2015年以来,该村大力推动返乡入乡合作创业,打造了100多个新业态,有咖啡厅、酒吧、书房、民宿等,吸引40多名返乡入乡创业户,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不到5万元增至现在的26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从3000元增至6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说,大陈村实现“从乱到治、从治到顺、从顺到兴、从兴到美”的华丽转变就是在“八八战略”“千万工程”指引下,因地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发展起来的。“总书记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肯定和指示,让我们更有信心带领老百姓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后续还要提升整村风貌,完善乡村业态,打造农业品牌。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李琼姗是农业银行永康步行街支行的负责人,该行开设花川“三农”工作室,专门针对乡村振兴开展金融服务。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金华调研指导后,她一直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她说,将持续做好“三农”服务,通过满足“三农”领域金融需求,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接下来,该行将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全力推动“惠农e贷”“惠农共富贷”“乡村振兴带头人贷”等产品的精准对接,用金融服务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李祖村说,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对此,90后农创客骆遥很激动。“我放弃律师职业回乡务农,曾让很多人不理解。”他说,创业5年来有过迷茫和挣扎,但始终坚信农村有广阔发展舞台,农村需要年轻人。这些年,他的团队研发了12台套甘蔗种植机械,实现糖蔗种植90%机械化,带动行业增收6000万元以上;同时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致力培育新品种等。“农业‘双强’是农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这几天,骆遥重新梳理、思考创业历程和发展方向,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农业“双强”行动的信心和决心。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多举措培育创业带头人,先后吸引9万多名“归雁”重回“绿水青山”。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处长祝云君说,一方面要积极开展返乡创业优秀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培训活动,为乡村量身赋能;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加强各类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为村企架设返乡创业项目对接平台,为返乡创业重点群体提供创业咨询、指导等服务,打造最优人才服务生态。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必须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注,极大提升了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科技特派员朱建锡扎根兰溪市马涧镇,助力当地杨梅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将继续推进丘陵山地杨梅生产‘机械化、设施化、数字化’三化融合发展,让科技赋能产业,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而努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还需高质量党建引领。义乌市大陈镇党委委员龚双鹏说,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发展的关注点,落在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2022年5月,我市创新实施“百镇共建强基”行动,他自告奋勇到结对地双峰乡交流挂职,致力打造“陈双成对”党建共建“金名片”,如创设兴村治社导师巡回指导、共享红色教育资源等组织共建载体。他说,虽然挂职期满回到大陈镇,但结对共建还在继续,红旗村—溪上村电商、云仓产业、溪后村—西告村生鲜水果市场等共富项目将陆续建成,预计可为两地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150万元以上。

婺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绛说,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华考察调研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振了大家接续奋斗的动力和信心。接下去,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传承好“千万工程”这一总书记留给浙江的宝贵财富,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化推进“双雁争先”“百镇共建强基”等系列行动,用好“熊猫猪猪”党建联建、“诗画岩头”共富工坊等典型案例经验,坚定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历史文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建设是增强村庄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文化软实力是村庄发展的硬支撑。”东阳市湖溪镇镇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立明说,近年来,镇西村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编村报办“村晚”、组建体艺队伍、发展非遗文化、开展乡村旅游等,2020年获评“省级文化示范村”,如今正在创建“全国文明村”。“我们将继续遵循总书记的指示,深化文化建设,提升村民素养,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情不自禁想起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来村里考察时的一幕幕,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始终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十分感动,十分激动。”磐安县尖山镇乌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威平说,作为村庄发展的带头人,更有信心把农村建得更美,让农民更富。“乌石村由管头村等6个相邻村合并而成,从一个村800人,变成6个村2800人,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表示,目前正着力打造中高端农家乐集聚区,带动区域共同富裕。

在李祖村,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让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化为持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全面绘就八婺新时代和美乡村新画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