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进出口额占全省的30%;在义乌国际商贸城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展示来自30余个非洲国家产品;超过1.5万名非洲留学生在金华收获知识和友谊……
11月8日,2023中国(浙江)中非经贸论坛暨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月开幕。开幕式现场设立主题为“聚力打造新时代中非合作金华样本”的金华对非合作成果展,集中展示我市对非贸易、产业合作、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命运与共、民间交往等领域的成就。
“中非合作看浙江,浙非合作看金华。”这是对非合作领域的一个流行说法。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我市以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九项工程”为引领,围绕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战略支点城市的目标,不断推动与非洲在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合作,聚力打造新时代中非合作金华样本。
经贸领域,我市已与非洲所有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对非年进出口贸易额已近1000亿元,连续多年约占全国的1/10,餐厨用品、纺织纱线、电工器材等出口产品远销埃及、南非、尼日利亚等国。产业合作领域,我市已形成以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采矿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对非经济合作产业集群,截至去年底累计在非投资设立企业(机构)53家,去年有超2500名非洲客商在金从事商业活动。金华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合作同样进一步深化,“非洲情·婺州缘”中非文化合作交流摄影展、“婺风遗韵·水墨金华”非遗一台戏、中非文化旅游论坛等文化交流,让异域文化不断融合碰撞。
成果展吸引了不少嘉宾驻足。“金华对非合作的一系列数据令人振奋。”中远海运义乌公司负责人章伟国观展后兴奋地说,中国的商品在非洲、拉美等地区很受欢迎,依托金华独特的贸易枢纽优势,他们公司正谋划布局更多航线产品和服务,助推众多中国企业对非贸易更便捷更高效。
“原来金华与非洲的交流有如此深厚的基础。”来自卢旺达的Ady Gitsure一年前入职金华一家船舶运输企业,他认为,除了经贸领域,中国与非洲都拥有古老而多样的文明,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双方在文化、教育领域合作同样前景广阔。
来自刚果(布)的吕东目前就读于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置身于成果展现场,他和同学们被许多中非合作成功案例所吸引。“在这里,我能直观感受到金华独特的开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