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全市各地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上)

温州关注长三角2023-11-15 来源:温州日报阅读:139784

学深悟透对标对表,找准路径笃行实干。连日来,我市各县(市、区)纷纷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结合发展实际,出实招、下真功、求突破,为温州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贡献各自力量。

鹿城区在学习贯彻中强调,加快空间拓展利用,精准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优80条等系列政策,持续优化涉企服务,全力帮助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并提速建设中国智能谷大孵化集群,办好商务部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全力支持企业家大胆创新、放心创业、放手创造。放大浙江人闯天下的强大基因,深化“藤蔓全球”计划,用好用足校友、在外温商等资源,持续推动总部回归、温商回归;通过“海丝之光”国际学术交流会、中国人工智能数字创新大会、青科会等开放交流平台,深入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激活民营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龙湾区要求,以一产业链一高能级科创平台为重要抓手,加快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眼脑健康产业策源地和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产业创新地;聚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深度推进各领域重点改革,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浙南对外开放窗口地位、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凸显,城区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快打造审批速度最快区、办事服务最好区、政府效率最高区。与此同时,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上走前列,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深化“扩中提低”改革,率先基本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加快“共富工坊”建设,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瓯海区决心要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迭代“创新联合体”模式,驱动华中院、浙大研究院、中国基因药谷等平台成果转化;进一步放大数安港数据产业先行优势,打造全国一流数据强港,带动瓯海优势产业加快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高端价值链攀升。与此同时,打造共同富裕新成果,加快提升治理水平,迭代“瓯海的一天”社会治理模式;激活改革开放新动能,深化全球商品贸易港等开放平台建设;打造文化瓯海新品牌,深入挖掘“两山一水”等地域文化,加快“泽雅128环湖风情镇”“十里塘河·醉美瓯海”文旅精品带建设,创新梧田老街、山根小村等文旅IP,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洞头区提出,推动“海上花园”成为“八八战略”海岛实践的展示窗口,深化“千万工程”海岛实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此,洞头区对标对表、找准赛道,纵深推进“三变战略”,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洞头新篇章。全力推进创新改革开放,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抓实创新路径突破、特色改革深化、扩大向海开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企业,扎实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构建海洋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海岛海港比较优势,构建“1+5”海洋主导产业,加快攻坚重大项目落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壮大。全力加快海岛文化崛起,大力振兴海岛文化,传承海岛传统文化,打造海霞文化品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海岛文化金名片。

乐清市表示,将勇挑重担、勇当先锋,努力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打头阵、当标兵、作示范。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加快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持续擦亮“数据得地”“预验即试产”等改革“金字招牌”,加快构建“5321”高铁时空圈,在三条赛道上放大领跑优势。发展绿色低碳核心产业,加快推进电气电子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盆景变风景”,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多极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型工业化上迈出扎实步伐。弘扬“乐读”文化、“孝行”文化、“两个健康”文化、亲清政商文化等,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在文化文明上实现全新跃升。加快北部大荆片区高质量发展,加速雁荡山重振雄风,推广“村企共建”等共富模式,大力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在共同富裕上展现标杆风采。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在党的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

瑞安市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以全面改革突破发展堵点,联动推进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国企混改、综合考核体系改革等重大改革;以扩大开放增强发展后劲,大力招引在外瑞商总部、国内外头部企业总部以及“高大上+链群配”项目。与此同时,坚持创新引领驱动,深化“八提攻坚”行动、“三万”行动,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升级版,优化打造“一区一廊一室一会一集群”科创格局;坚持守牢人民立场,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等八大赋能工程,打造一批“共富工坊”“共富合作社”;坚持建设文化高地,深入挖掘永嘉学派、南戏故里、寓言大市等文化内涵,串联国旗教育馆、忠义街、李毓蒙纪念馆等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瑞安文化标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