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金华4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金华关注长三角2024-01-01 来源:金华日报 阅读:105505

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今年,金华开发区苏孟乡和悦社区、东阳市江北街道猴塘社区、义乌市稠江街道永祥社区、永康市江南街道金胜社区4个社区成功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如何让社区的老人住得放心、安心、舒心?一起来看金华这4个社区的做法,它们如何打造老年友好社区界的“天花板”。

和悦社区 打造老人幸福宜居家园

和悦社区是由周边村庄拆迁形成集聚的安置小区。很多老年人面对新环境,出现了“走不出去、做不了事、乐不起来”的困局。为此,社区紧盯老年人所需所求,通过优化硬件设施、丰富服务载体、培育专业队伍,致力打造“老年人幸福宜居家园”,同时利用“加、减、乘、除”法,推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

在“加法”上,社区致力于打造宜居环境,构建了一套面向全社区老人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引进了24小时机器人智慧药房,打造了7处多功能“微阵地”,建设了一批无障碍设施,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在“减法”上,社区致力于减轻老人负担,一方面通过给予老年人特殊优惠,为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提供支持,以及提供助浴、家政等特色服务,帮助养老“减负”;另一方面,通过开办心理咨询室、实施“一人(户)一档”分级管理制度,帮助身心“减负”。

在“乘法”上,社区致力于丰富多种载体,组建了文体导师队,成立了29家社团组织,组建了12支文体队伍,创办了和悦夕阳学院,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通过推出青春助力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开展培训等,激发养老服务活力。

在“除法”上,搭建多种平台,组建红烛格老先锋队、草鞋文明劝导队等9支以老年人为主要成员的自治队伍,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目前社区已形成娱乐有队伍、活动有阵地、学习有平台、困难有人帮的和谐氛围,老年人对新家园的归属感明显提升,服务满意度超过98%。

猴塘社区 实现养老服务“零距离”

为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专业的养老服务,猴塘社区以发展现代养老服务业为方向,着力打造医养、康养、乐养、安养、颐养“五养”服务模式,建设医疗保健好、机构敬养好、文教体娱好、安全保障好、居家服务好的“五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首先,是专业化医养。通过开展全方位智慧医疗扶助,形成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结合的模式,专业医务人员的加入使养老服务变得更加专业化、技术化,既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照料,又能享受到专业的医疗卫生服务。

其次,是五星级康养。建成集养老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为一体的社区颐康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生活护理为基础,以医疗护理为重点,为老年人打造五星级社区养老空间,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康养。

再者,是全方位乐养。建设了多个供老年人使用的活动场所和文体设施,组建了老年人文体队伍,并打造了一站式邻里中心,成立老年大学,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和文体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另外,是适老化安养。在社区所有公共场所设置无障碍设施;在30余户90岁以上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装置适老化设施,30%以上有老年人的村民在家中安装电梯;创新“互联网+养老”智慧系统,并对认知障碍、独居留守老人实施24小时智能化监护。

最后,是高品质颐养。每个小区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放食堂;建成老年人服务站,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为困难老人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门服务;依托养老中心,每月定期为社区老人开展各类为老服务。

永祥社区 托起温暖夕阳红

永祥社区建立了“1+5+N”养老服务体系,即“1个社区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5个居民区居家养老中心、N个活动场所”为支撑的永祥社区“老有所养”服务网络,让老年人不出小区就可参与邻里活动,享受便民服务。

在老有所乐上,通过搞活动、打比赛等,让老年人持续保持对生活的追求。社区还联合义乌市老年大学开设公益课堂,极大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在老有所为上,积极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老年协会作用,组建了多支老年人志愿队伍,同时通过搭建工作平台,让老年人在奉献中体现价值,在服务中享受关爱。

在老有所专上,挖掘人才资源,通过小能手、好手艺及社区“银龄互助”品牌等带动,在社区内形成浓厚的发挥余热传温情效应,不断增强辖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老有所安上,进行了全域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并为老年人设置服务站,将便民服务送入家门。其中,童店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了“跨代合住”模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又对外招租,将租金用于反哺养老服务中心以及部分老年活动的经费支出。

在老有所医上,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签约为载体,组建“小巷医生”队伍,并在各小区建设“家医驿站”以及医养照护病房、慢病一体化门诊等,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照护服务。

在老有所学上,开展“银发无忧,智慧助老”活动,加大对智能技术使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手把手教社区老年人使用微信、抖音等常用软件。同时,依托社区“未来义家”小程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服务。

金胜社区 聚焦“四心”康乐晚年

金胜社区紧盯老年人所需所求,量身打造为老服务场景,聚焦生活照护舒心、医疗养护省心、互帮互助暖心、精神文化悦心,形成了“社区党总支统筹、小区支部牵头、社会组织配合、居民积极参与”的社区老龄工作体系。

首先,聚焦生活照护舒心,建设“159”新型便捷养老服务体系。即“1”:一张“爱心卡”,升级60岁以上老年人社保卡功能,实现“一卡通用、一码通城”;“5”:将60岁以上老年人分为五类重点群体,为其筹措资金;“9”:整合区域内各类资源,遴选9大服务场景的爱心企业,让老年人享受多种打折优惠。

其次,聚焦医疗服务省心,打造家门口的“三级医院”。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了多个科室和智慧医疗自助服务终端等诊疗设备,实现老年人家门口看病的愿望;组建“小巷医生”队伍,为老人提供健康服务;创新构建居家康养、医养护理、日托养老、安宁疗护的“四床转换体系”和监护人、养老护理员、签约医师、网格员、志愿者“五方联动响应机制”。

此外,聚焦互帮互助爱心,组建“银发互助团”。采取党建引领“项目化”运作方式,链接富康社工中心、平安志愿者及居民志愿者,发起“银发互助团”和“雷锋广场”活动,招募60至70岁低龄老人为志愿者,采取“一对一”服务模式。

最后,聚焦精神文化悦心,建设“老年幸福乐园”。聘请艺术家授课,办起了“国艺学堂”,成立了“家门口老年大学”和“夕阳红艺术团”,组建了31支老年社团。同时,发挥老有所为,建立青少年成长关爱团队和“瑞之调解室”,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安定。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