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吹响在全省“两个先行”中走在前、作示范的奋进号角,金华开发区将打好“五新两优”发展组合拳,更好彰显“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的担当作为。金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建中与记者面对面,就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回答记者提问。
问:“八八战略”以来,金华开发区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取得哪些成绩?
答:一是工业基本盘更加稳固。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健康生物产业园两大制造业产业链已初具雏形,集聚了零跑、今飞、万里扬、花园生物、康恩贝等一批龙头工业企业。2023年1—11月,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76.04亿元,增长4.8%,规上工业产值、增加值两项市区占比均超50%。二是产城融合度增强。开发区从原先9.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292.76平方公里,一批项目迅速提升城市能级,新能源汽车小镇已经成为省特色小镇和省智能制造示范区。三是队伍精气神更加昂扬。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到完成不动产登记,审批时长缩短80%,小微企业审批编制成本降低约30%,审批时间压缩20%,群众企业满意度再攀新高。
问:金华开发区在发展中积累了哪些优势,形成了哪些具有开发区标识的亮点工作?
答:一是产业平台基础优势。新能源及健康生物产业平台培育了以零跑汽车为主的链主企业以及省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2023年1—10月平台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2.6亿元,同比增长17.5%,在全市十大平台中位居第2。零跑成长为市本级第一个百亿级制造业企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链主新模式也成功入选金华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名单。二是科技创新累积优势。以中央创新城为核心,先后落户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药学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机构,构建了30家省级企业研究院、97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69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等为代表的科创矩阵。开发区国家级孵化器占全市比重达到60%,研发强度连续2年位列全市首位。三是城市更新先发优势。开发区在全省第一个成立城市更新局,近年重点区块更新加快推进:双溪西路片区更新创造了“签约首日突破量、签约截止日完成比例、社会面涉征零信访”市区征收工作“三个最”;大黄山街区仅用45天完成23家企业100%签约;青年汽车等37项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盘活存量用地超3000亩。
问:金华开发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中有哪些地方还需破难开新、加大攻坚的?
答:一要以改革创新突破体制机制制约,解决人少事多、经济主责聚焦度不够、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矛盾。二要以招大引强突破产业层次制约,加快“一城两园三业”建设,解决经济总量不大、产业质量不高现实困境。三要以党建统领突破斗志不足制约,以初心激励砥砺奋进,以机制弘扬铁军精神。
问:金华开发区在2024年将如何为我市“再创辉煌”贡献金开力量?
答: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打造国家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二是实施主导产业新提升工程,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式招引,扩大产业集群效应,2024年力争全域规上工业产值冲1000亿元,新能源及健康生物平台超600亿元。三是加快实施金创绿谷等一批重大科创项目,加强人才创新要素供给,健全创业支持体系。四是加快推进双溪西路、中央创新区、秋滨大黄山等片区更新,谋划实施一批政府及国企投资项目,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提升市区首位度。五是迭代升级“141”基层治理体系,统筹推进8个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确保高水平安全常态长效。六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深入实施民生服务“七优享”行动,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促就业、稳增收,全力缩小“三大差距”。七是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全局工作同频共振,营造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的干事创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