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梁家桥村便民服务中心,村干部拿着崭新的房地一体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等待前来拿证的村民。当天,16户村民成为常州市创新推出的农房登记“村委会帮代办”+“验收即发证”服务的首批受益者。
该创新举措将原先由村民往返跑变为村委会集中帮代办,从政策咨询到材料初审,全程提供“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方便村民。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房地一体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已成为农民重要的资产凭证,农村宅基地不动产登记不仅是法律确权的重要环节,更是盘活农村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以前,村民在办证过程中常常面临材料不清、耗时较长、办理地点较远等实际困难。今年,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经开区分中心大胆创新,推出了农房登记“村委会帮代办”+“验收即发证”服务模式,为村民的产权“保驾护航”。
这项服务以“互联网+政务”为依托,双管齐下。
村委会变身“服务站”,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经开区分中心建立农房登记服务工作群,安排专员对村委会代办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明确登记所需资料和代办流程。通过“村内预审”“专人提交”“批量办证”等机制,实现村民办事“零跑动、不见面、秒回复”,疑难问题在村内就能高效解决,确保登记渠道畅通无阻。
部门联动“齐步走”,验收发证“同步达”。经开区资规分局、经开区农业农村工作局和镇政府等部门密切联动,经开区分中心组建农房登记专项服务小组,打破壁垒,运用“线上审批”“预先受理”等创新方式,将审批环节并联推进,最终实现“建房验收意见表”与“不动产权证书”在同一天办结,创造了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登记“验收即发证”的高效新模式。
从“分散办”到“集中办、批量办”,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干部代办”,从“串联审批”到“并联推进”,这一系列转变不仅解决了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难题,更大幅提升了不动产登记的整体效率。
常州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经开区分中心主任赵霄麟表示,将继续以“农村建房一件事,登记服务集成办”为标杆,通过持续推动“平台下沉、窗口下沉、服务下沉”,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体系,让“村委会帮代办”与“验收即发证”成为常态化、规范化服务模式,为老百姓托起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