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魅力长三角 >> 资讯频道 >> 关注长三角

立法推动科技服务业提质增效

合肥关注长三角2025-08-10 来源:合肥日报 阅读:179629

近日,位于合肥长三角数字科技示范园内的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预训练场启用。真实生产生活场景搬进训练场——“机器人大学”为“学员”提供了“岗前培训”的机会。

这正是合肥科技服务业的一个侧影。伴随着科技创新体系的加快重构,以及现代科研范式的深刻变革,科技服务业不断求新求变,突破人们对其功能的固有认知,正在形成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概念验证等多元业态深度融合的新格局。

6月20日至21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合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推动合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合肥科创软实力。《决定》从立法层面,为这座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

立法引领 

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筑牢法治基石

合肥拥有“科大硅谷”、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将形成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

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积极助力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早在2021年出台的《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就明确规定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为科技和产业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

对于合肥来说,出台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对于解决科技服务业发展痛点难点,提升新兴产业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期间,围绕如何让科技服务业更好成为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桥梁,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推动合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合肥科创软实力。”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认为,《决定》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科技创新关键环节,从加强主体培育、优化管理服务、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作出制度规范,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深入调研

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

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全流程医疗健康CRO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在合肥市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包括在整个研发对接的过程当中,政府也给了很多培训。”安徽万邦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春蕾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

近年来,合肥市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次出台《决定》,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科技服务业布局、明晰政府职责、强化要素保障,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与市科技局、市司法局等单位共同启动了起草工作。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听取相关专家、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借鉴北京、上海等先发城市的相关做法……在起草过程中,立法调研小组深入研究合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瓶颈、下一步发展方向和重点。

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科技服务业发展工作,常委会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听取专题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统筹推进《决定》起草工作。

《决定》重点从适用范围、制定目的、管理职责、优化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

突出原则要求和协调机制,包括明确发展方向、政府及有关部门职责,旨在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全域统筹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科技服务企业梯度培育、推进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明确市场主体培育措施,促进产业聚集发展。

同时,完善产业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检验检测、信息、融资等服务机制,构建共建、共享、共促的开放协同治理生态。建立投融资、人才等要素保障机制。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职责,确保《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贯彻实施。

导向鲜明

全链条赋能科创高质量发展

《决定》全文共17条,聚焦问题、需求、资源三大导向。

《决定》首要明确,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融合发展、系统推进、质量为先的原则,重点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培育新模式、新业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决定》紧扣科技创新全链条,体现了系统性思维,涵盖了科技服务业的主要领域,为合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无论是基础研究的前端,还是成果转化的后端,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服务内容。

为厘清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决定》明确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将其列为全市重点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协调机制,健全保障体系,统筹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加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责任,有助于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全域统筹的工作合力。

加强科技服务企业梯度培育,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科技服务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中的研究开发、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部门,成立科技服务企业;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聚焦前沿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建立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培育技术转移转化机构,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

在培育市场主体、强化研发服务、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规定》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合肥市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助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金融支持政策;强化政策落实监督,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搭建政企沟通平台,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以法治护航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合肥科创名城建设,为构建现代化科技服务体系贡献人大力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视频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