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清晨,吴兴区织里镇乔溇村的恒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00后”“蟹二代”王孜宇与工人们忙碌着给太湖蟹喂食,并检测蟹塘水质。“再过50多天,这批太湖蟹就能上市了。”王孜宇说,就在2天前,恒鑫水产刚与盒马鲜生签下一个大单,太湖蟹将直供上海市场。
王孜宇还有一个身份——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溇港卫士”生态义警,这是一支由太湖沿岸的水产养殖户等力量组成的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我们采用太湖生态养殖模式,蟹塘的水是从太湖里直引过来的。这几年,太湖水越来越清,养殖的太湖蟹品质越来越好,大家都乐于参与到生态保护当中。”王孜宇说。
忙完养殖基地早上的工作后,王孜宇马不停蹄地赶往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作为生态义警代表,参加半月1次的联勤会商。进入工作站时,公安、综合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已落座。1个小时的会商中,大家围绕治安联管区巡防、河道巡查、水域应急救援等问题展开讨论。
工作站站长徐建根说,乔溇地处两省交界,生态治理又是系统工程,自从2021年9月工作站成立后,这样的联勤会商每月定期开2次,对省际交界生态警务工作存在的治理难点常态化开展警务联勤合作。有突发情况随时碰头,大家互通信息,才能协同治理。
乔溇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跨区域、跨部门联勤共治,是湖州开展生态警务的一个缩影。2020年,湖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警务模式。目前,湖州已建立15个不同类别的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通过在一个物理空间办公,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推动生态问题跨部门“一站式”治理。
但生态警务远不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更是围绕生态价值转化需求,持续创新推出务实管用举措,助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在南浔区菱湖镇渔都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站长陈豪正通过“凌波鱼韵”实战场景,对鱼的育苗、养殖、运输、销售等全周期进行监管。
“守护渔都平安之外,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帮助渔民增收致富。”陈豪说,有一次,两家鲈鱼养殖户在同一家鱼药店买了药,没想到用药后出现了鲈鱼死亡的问题,与药店闹起了矛盾。陈豪立即喊上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经鉴定发现药没有问题。他又请来养鱼专家沈学能,发现是养殖方法出了问题。经指点,鱼塘情况逐步好转。
陈豪说,为了解决养殖过程中的不同问题,工作站经常邀请养鱼专家,免费上门为养殖户提供疾病诊断、用药指导等服务,并定期进行抽样检测。这些举措推动了生态养殖零污染,助力了渔业产量的提升和渔业产值的增长。
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眼下,生态警务正与渔业、民宿、露营等特色经济相结合,积极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进一步释放生态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