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赛道的风驰电掣、足球场上的激烈拼抢、舞蹈表演的灵动身姿……8月15日至17日,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参赛队伍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全面展现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
每一台机器人的“一小步”都是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尽管本届机器人运动会扬州没有直接组队参赛,但在人形机器人全新赛道上,扬州正抢抓机遇,书写创新突围的答卷。
在全球产业生态中发动扬州新引擎
越来越广阔的世界,正在向机器人打开大门。当机器人向我们跑来,扬州如何做好准备?
编号为10802的机器人如一道黑色闪电冲向400米终点,现场观众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1分28秒03——宇树科技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以绝对优势摘得金牌。宇树市场运营部负责人在赛道旁接受采访时坦言,主要得益于稳定的电机。
这句话对于扬杰科技工程师来说,是莫大的欣慰。
当天,扬杰科技市场部负责人在电话中证实:“我们子品牌MCC已给禾川科技供货。”公开信息显示,禾川科技与宇树、智元等多家机器人企业建立了上下游紧密合作关系,成为有关零部件重要供应商。这也意味着扬杰科技产品最终将集成用在宇树等人形机器人上。
今年以来,扬杰科技多次表示,公司有部分IGBT、MOSFET、ESD等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小型关节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驱动及感知系统,以支持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在关节电机驱动、电能转换、电源防护等电路中发挥关键作用。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主持人李杜认为,人形机器人是资金、人才、技术高度密集的项目,不是每个地方在布局发展时都有必要追求大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选择小而精领域进行突破。
实际上,这场运动会既是人形机器人整机的综合竞技,也是关键零部件的全面比拼,扬州机器人企业有望迎来“高光时刻”。
本次运动会上,清华大学夺得5V5机器人足球赛冠军。扬州长阪机器人公司总经理王建告诉记者:“清华大学正在开发下一代全能型人形机器人,采用了长阪的行星滚柱丝杠作为其关节运动控制核心,测试反应良好。”“在相同规格条件下,我们的产品比国外的成本更低、供应更快,比国内的规格更全、品质更优,这是扬州传统制造的优势所在,尤其在机械、粉末冶金及功率半导体等领域。”扬州大学机械学院教授李鹭扬说,“人形机器人的普及,离不开大批量、低成本、高技术的硬件产品支持。扬州在整机上谋求发展,缺乏必要的条件,集中精力专注人形机器人的模块及零部件产品,是跻身人形机器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一批扬州企业正在各自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
4月29日,在海昌新材公司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周光荣说,目前公司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处在开发、小规模试产阶段,MIM(粉末合金金属注射成型)领域的诸多爆款产品市场反馈良好。据了解,每台人形机器人需要500—1000个MIM零件。
今年5月,亚普股份公告,拟出资近6亿元控股收购国内旋变传感器龙头上海赢双电机。旋转变压器是一种实现位置、速度传感功能的微特电机,可用于监测机器人关节角度变化,实时反馈机器人重心偏移数据,目前特斯拉、小米等均在开发应用中。
这一系列布局,正驱动着扬州企业在机器人市场中立足自身优势破圈发展,构建起扬州人形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新引擎。
在名城应用场景中打开扬州新路径
赢,不是终点。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千行百业,既是机器人运动会举办的目的,也是机器人持续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在分拣技能竞技项目中,银河通用Galbot机器人全程零遥操作,仅用10分22秒就完成了高难度药品自主分拣,稳稳夺冠。
李杜说,在机器人缓慢动作的背后,隐藏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极高的精准度以及超长待机的耐力,而这,恰恰是人类医药师的短板。利用机器人分拣药物,能够极大地确保用药安全。”
近日,一款诞生自扬州的手术机器人引起业界瞩目,其发展路线与运动会上药品分拣机器人的技术应用方向高度契合。
这款由瑞龙外科全球生产基地在扬州经开区投产的腔镜手术机器人,不仅是国内上市的首款分体式腔镜手术机器人,也是首款上市即获批普外科、妇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四大专科全适应症的机器人,标志着“扬州智造”在国产高端手术机器人领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公司从最初概念设计发展到现在实现量产,与医院的合作功不可没。”瑞龙外科董事长马长征介绍,国内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长期被进口品牌垄断,除价格昂贵外,仍有诸多临床需求未被满足。以中国医疗场景重新定义手术机器人逻辑,瑞龙外科集合了临床需求,通过分体式和模块化计算与设计,既为医生提供了手术便利性,也降低了医院购置成本,减轻了患者治疗负担。
受益于扬州光伏屋顶的普及示范,扬州致想科技光伏清洁机器人连续斩获国内大订单。眼下,第二代光伏清洁机器人研发已进入尾声。“我们发现沙漠、草地上大规模光伏板的组成与屋顶上的排列不同,面积更大,摆放不平整。针对这一情况,第二代光伏清洁机器人能够识别并克服障碍,提高了单台机器人清扫面积。”致想科技负责人说。
也许他们还算不上是标准的人形机器人,但在扬州市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朱俊武看来,“与传统机器人更多依赖于机械工程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不同,当下的人形机器人最大的特色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而场景应用,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机器人与人工智能迭代创新。”
谁能在融入场景中率先发现需求,并形成“软硬件一体方案”,谁就有极大的优势释放出市场活力。
“扬州非常有条件在深化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上持续发力。”李杜说,“扬州是文化旅游名城,也是世界美食之都,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应用场景,可转化为机器人设计资源。”
作为江苏省三大算力中心之一,扬州在算力和场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在此基础上,以AI重新定义传统文化,推动机器人技术在扬州文旅场景中应用,就像一把钥匙,将会打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赋能现代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向世界展开一幅科技与文化共生的未来图景。”朱俊武期待说。
在产业集群棋盘上下好扬州新开局
首届世界机器人运动会点燃的,不仅有赛场上的火焰,更有推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烈焰。当热闹的赛事落幕,各地机器人产业已开启向前奔跑的加速模式。
开房间、拎包、清运垃圾、关上房门,在场景赛酒店清洁项目中,来自苏州工业园优理奇机器人公司的旺达未来战士队和旺达暗码觉醒队包揽冠亚军。“来之前已经没有库存了,就连这次展示的最新一代产品,还没来得及装扮已经被订出去了。”优理奇首席执行官杨丰瑜说。
为加速优化产业生态,苏州研究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苏州工业园区将着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制造集聚区、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应用场景示范区,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2025年被称作“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交卷年”,全球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在技术迭代、场景落地与政策投资的多重驱动下持续扩张。IDC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据近半份额,上万亿元的增量市场,正成为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的核心动力。
目前,全国已有超20个城市围绕技术研发、场景落地和产业协同提出发展目标。
关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构想,扬州也正在悄然努力中。
从蹒跚学步,到方兴未艾,如今,扬州机器人产业已涌现出以亚威、恒佳为代表的工业机器人,瑞龙手术机器人、致想清扫机器人为代表的特种机器人,以及长坂机器人等机器人零部件企业。
“然而,与先进地区相比,扬州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市工信局装备工业一处处长郑荣美说,目前我市机器人领域企业还处于初创或刚投产阶段,规上企业仅有13家,且平均体量不足3000万元。
对于扬州下一步目标思路,郑荣美介绍:“与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错位发展,引导江都、邗江、开发区聚焦具身机器人零部件、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细分领域,攻坚突破,通过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加快发展,形成特色优势。”
《扬州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1%,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产业竞争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
“智竞”未来,乘“数”而上,扬州具身智能机器人正加“数”飞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