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那道银线过来了。”
长假期间,海宁盐官观潮胜地公园内人声鼎沸。随着人群中一声惊呼,钱塘江面泛起的白痕迅速化作奔腾的雪浪水墙,潮头撞击堤岸溅起水花,让在场游客忍不住举起手机记录。
这个国庆、中秋与观潮节“叠加”的假期,盐官旅游度假区以“大潮音乐嘉年华”和观潮体验的双重魅力,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赴这场“潮与乐”的约会。
与往年观潮季不同,今年盐官的夜潮观看多了份浪漫。10月3日至9日,每天傍晚6点左右,观潮公园的灯光准时亮起。灯光秀元素的加入,成为盐官旅游度假区长假期间的全新尝试。
作为央视连续16年记录海宁潮的特别环节,今年继续对夜潮进行直播。为配合直播效果,观潮公园对灯光设计进行全面升级,让夜潮观赏更直观、更震撼。“以前来只能听潮水声,今年有了灯光,能清清楚楚看到潮水的形态,太新鲜了。”连续5年专程来观潮的游客郑春华感慨道。
夜潮有新看头,白天的“乐子”也不少。音乐,正是今年盐官吸引游客的另一大核心亮点。
走进盐官古城,从长木桥码头到陈阁老宅,从街头角落到日落酒馆,悠扬的旋律无处不在。此次大潮音乐嘉年华集结了国内65支乐队、195人的演出阵容,每天设置5大主题专场,爵士、摇滚、民谣等与奔腾的潮水声交织共鸣,打造出“18小时音乐不停歇”的沉浸式体验。
“潮来前在长木桥码头听古琴船演奏,潮退后去日落酒馆看live演出,一整天都被音乐包围,太爽了。”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女士举着相机,镜头里既有演出盛况,也有青石板路上的热闹场景,非洲鼓圈前,孩童们正即兴跟着节奏互动,汉服乐师端坐一旁抚琴,炼铠堂前不少游客换上古装,沉浸式体验“江湖豪情”。
游客的热情,最终转化为亮眼的经济数据。据景区统计,截至10月8日下午4点30分,潮乐之城(含观潮胜地公园)接待游客24.9万人,同比增长131.84%;实现经营总收入2223.76万元,同比增长248%。
盐官的文旅消费热潮并非孤例。这个假期,嘉兴各大古镇依托自身特色资源,走出了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共同撑起区域文旅消费的“一片天”。
乌镇景区以水乡风情为基底,推出光影秀、泡泡夜游神等活动,搭上国际戏剧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溢出效应”,营造出兼具文化感与氛围感的中秋赏月场景,持续巩固高知名度;西塘古镇以传统开门仪式开篇,为游客送上“开门好礼”,同步开启古镇巡游,原生态水乡风貌搭配丰富民俗活动,勾起游客对传统生活的向往;濮院时尚古镇避开传统水乡赛道,主打“秋日疗愈”,推出一系列舒缓身心的特色体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月河历史街区则通过“拜月仪式”国潮表演及特色巡游,再现传统中秋礼仪,让游客在漫步历史街巷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嘉兴古镇旅游经济的火热,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2022年,嘉兴便将“中国古镇看嘉兴”品牌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全市层面统筹规划,既严格保护古镇历史风貌,又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并赋予其现代活力。今年5月,“古镇全球影响力计划”发布,更要让嘉兴古镇从“区域名片”升级为“全球名片”。(下转2版)
(上接1版)
在资源整合上,嘉兴以大运河为轴带,将乌镇、西塘、濮院、盐官四大古镇作为核心,串联起全市18个古镇,在全国率先打造高品质、差异化发展的古镇集群,破解传统古镇“同质化”发展困局。从蜚声国际的乌镇戏剧节,到刷屏海外社交平台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再到化身时尚秀场的濮院、打造音乐小镇的盐官,各大古镇特色互补、形成合力。
基础设施的完善,更给嘉兴古镇文旅经济装上了“加速器”。嘉兴依托与上海、杭州等空港口岸的半小时交通圈优势,轻松吸引周边城市的短途游客。杭海城际盐官站推出的“观潮手卡”清晰标注潮汐时间与接驳路线,站内外增派的引导人员确保客流有序疏导。这种“交通+文旅”的深度融合模式,让游客从“抵达”到“体验”的全流程更顺畅,也为嘉兴古镇文旅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盐官的音乐嘉年华到各古镇的差异化绽放,嘉兴不仅点亮了夜经济、激活了全时段消费,更以“一镇一品”的精准布局,为古镇文旅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生动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