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清晨,细雨如丝,轻轻洒落在天长市永丰镇三元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尽管天公不作美,却挡不住四面八方的乡亲们奔赴这场暖意融融的“三下乡”盛会。彩虹色的展棚沿路排开,文艺演出的主舞台早已搭好,一场汇聚文化、科技、卫生服务的集中示范活动,正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此次“三下乡”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发挥“三下乡”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和乡村治理水平。活动主会场,设置了8个特色服务专区以及15个系统服务展台。文艺工作者为当地群众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还开展“超级皖”安徽美食品鉴交流会、乡村医生培训活动。
早上8点多,中医体验专区前已经人头攒动。来自大通镇的64岁村民刘富明早早赶到现场,“我患有带状疱疹好几年了,听说今天有市里大医院的专家来,特意来看看。”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明九仔细问诊后,为他制定了药物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案。“我对方案特别满意,心里踏实了。”刘富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语气里满是感激。
广场东南侧,“超级皖”美食品鉴交流会香气四溢。泥鳅挂面、老鸭煲、和县炸牛肉、虾饼等特色美食刚出锅,就被乡亲们围得水泄不通。村民王梅被一道摆成太极造型的菜品吸引,品尝后连连称赞:“种了好几年芡实,被厨师做成这样,我都不认识了!”她笑着说,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办些,“让俺们乡里人也开开眼”。
在惠民消费专区,永丰镇村民李广用旧手机置换了1台新机,“价格实惠还方便,旧手机也能折价。”他拿着新手机,笑得合不拢嘴。在系统服务专区,活字印刷体验展台前,12岁的肖胜凡正专注地拓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今天亲手体验了活字印刷,太神奇了!我以后也要参与发明创造,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他自豪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上午11时,文艺演出在雨中拉开帷幕。唢呐合奏《庆丰收》奏出金秋的喜悦,皖东非遗《戏韵荟萃》展现传统戏曲魅力,舞蹈《茉莉花开》演绎了与天长渊源深厚的民歌旋律。情景剧《小岗村里喜事多》根据现役军人余闯与“大包干”后人严妹的“零彩礼”婚礼真实故事改编,观众王敏看后深有感触:“婚姻要回到两情相悦的本质,不能被彩礼蒙了尘。”
为延长活动链,拓宽覆盖面,此次“三下乡”活动在前期已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下乡、足球活动下乡、健康理念下乡等先期活动。当天除主会场系列活动外,还组织2支文化小分队和1支医疗小分队分赴秦栏镇、郑集镇开展服务,真正实现“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
雨水没有浇灭热情,反而让这场“三下乡”活动更显温情。从中医问诊到美食品鉴,从活字印刷到惠民消费,从非遗实践到文艺演出——每一项活动内容都贴着民心,每一次互动都暖着民意。这场细雨中的相聚,不仅把舞台搭到村头、把技术送到田间、把健康送进家门,更把振兴的希望种进了乡亲们的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