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2岁的居民张师傅顺利取得了由拱墅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颁发的“养老护理员职业能力证书”。他参加的是街道零工市场组织的养老护理技能培训班,从报名、培训到考试,全部在“家门口”完成。
张师傅原是一家小型五金厂的水电维修工,去年年底下岗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以前总觉得转行很难,更别说考证了,听说都得跑专门的培训学校。现在好了,家门口就能考证,培训完直接在现场考,证拿到手,工作机会也跟着来了。”张师傅的话语中满是踏实。如今,他已通过零工市场推荐,凭借新取得的证书成功入职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小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日常管理与基础照护工作,实现了从“待业”到“持证上岗”的转变。
张师傅的经历是康桥街道零工市场推行“考培融合”服务模式的生动写照。康桥街道辖区产业多元,就业需求旺盛。面对企业“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街道零工市场打破传统简单中介的角色,着力构建一条“培训—体验—考证—就业”无缝衔接的全链条服务通道,推动零工就业从“简单对接”走向“深度赋能”。
为实现精准赋能,零工市场深入摸排劳动者技能现状和辖区企业需求,联合专业院校开发了电商、家政、养老护理、数字营销等18个紧贴市场的培训项目。学员在完成理论培训后,可进入吴家墩“幸福里”街区等合作设立的实践点进行岗位体验,在真实场景中巩固技能。值得一提的是,零工市场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将部分职业能力认定考场直接引入现场,极大方便了劳动者“就近考证”。截至目前,康桥街道已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场,75人通过考试获得专项能力证书。
就业出口的多元化是“考培融合”的最终落脚点。零工市场与150多家企业共建“助业共富圈”,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招聘,同时推行“长工签约+零工接单”双轨模式,为劳动者拓宽选择空间。据统计,今年以来零工市场已累计发布岗位7700余个,成功帮助8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参与技能培训的劳动者人均月增收约2000元。
这一模式尤其注重对困难群体的帮扶——针对宝妈群体设立的“巾帼共富工坊”,不仅提供灵活的手工项目,还贴心设置婴幼儿活动区,已帮助500余位全职妈妈实现“顾家创收两不误”。宝妈刘女士就是“巾帼共富工坊”的受益者,为照顾家庭,她曾长期无法稳定就业。在零工市场,她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手工制作技能培训,顺利结业后不仅拿到了证书,更开始承接市场对接的手工订单。“时间灵活,带娃间隙就能做,接单5个月以来已收入一万多元,特别适合我们宝妈!”刘女士的话语中充满希望。
未来,康桥街道将进一步拓展零工市场培训项目覆盖面,提升考证服务的权威性与便捷性,努力将零工市场打造为技能提升与职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民生温度与发展活力。

